皮肤癣,医学上常称为“癣”,是由一类真菌(皮肤癣菌)感染皮肤、毛发或指甲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症状也各有特点。
以下是几种常见皮肤癣的症状描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体癣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身体除了手掌、脚底、腹股沟和胡须区域以外的平滑皮肤。
- 典型皮损: 最初通常表现为红色或粉红色、边界清晰的斑片。
- 边缘特征: 这是体癣最关键的鉴别点,皮损的边缘会略微隆起,并不断向外扩散,形成一个环形的、半环形的或不规则形的“环”,这个环的边缘上,常常可以看到鳞屑(像头皮屑一样的小碎屑)、小丘疹甚至小水疱,而皮损的中央区域,颜色会逐渐变淡,甚至看起来接近正常肤色,形成所谓的“中央愈合,向外扩散”的特征。
- 主观感受: 通常伴有明显的瘙痒感,尤其在出汗、天气炎热或夜间时瘙痒会加剧。
- 好发部位: 腰、腹、臀、大腿、手臂等部位。
如果你看到一个像“地图”或“靶心”一样的红色圆环,边缘有小疙瘩或皮屑,那很可能是体癣。
体癣的典型环形皮损,边缘有鳞屑和丘疹
股癣
本质上是体癣的一种,但发生在腹股沟、大腿内侧、臀部等特殊部位,因为这里温暖潮湿,非常适合真菌生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皮损形态: 同样是环形的红斑,但通常边界更清晰,炎症反应更明显。
- 边缘特征: 边缘的鳞屑、丘疹和水疱可能比普通体癣更密集。
- 主观感受: 瘙痒感非常剧烈,甚至因为搔抓而导致皮肤破损、糜烂、继发细菌感染。
- 好发部位: 腹股沟、会阴、肛周、臀部和大腿内侧,由于摩擦和潮湿,皮损常呈半环形或马蹄形。
足癣
俗称“脚气”,是发病率最高的癣病之一,主要影响脚趾缝和脚底。
根据症状不同,足癣可分为几种类型:
-
水疱型:
- 症状:在脚底、脚侧缘或趾间出现深在性的水疱,疱液清澈,疱壁厚,不易破裂,水疱干涸后会脱屑,并反复出现。
- 感觉:瘙痒感明显。
-
间擦糜烂型(最常见于趾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症状:在第三、四脚趾缝等皮肤褶皱处,皮肤浸渍发白、软化、糜烂,基底呈鲜红色,有少量渗液,有非常难闻的气味。
- 感觉:瘙痒、灼热感,严重时疼痛。
-
鳞屑角化型:
- 症状:这类型以干燥、脱屑、粗糙、增厚为主要表现,整个脚底皮肤增厚、干燥、脱白屑,冬季容易发生皲裂,引起疼痛。
- 感觉:通常瘙痒感不明显,但皲裂时会很痛。
手癣
通常是一只手先发病,症状与足癣非常相似。
- 皮损形态: 常开始于一只手的手掌或手指侧面,表现为脱屑、红斑。
- 主观感受: 瘙痒感。
- 特殊类型: 如果发生在手指侧面,可以表现为水疱,水疱干涸后脱屑,可累及指甲,导致甲癣(灰指甲)。
- 特点: 双手都发病的情况也很多见。
甲癣
俗称“灰指甲”,感染了指甲或趾甲。
- 甲板变色: 最早的迹象是甲板出现白色或黄色的斑点。
- 甲板增厚、浑浊: 随着病情发展,甲板会逐渐增厚、变形、变脆、易碎,失去光泽,变得浑浊不清。
- 甲板与甲床分离: 甲板会与下面的甲床逐渐分离,形成空甲。
- 甲床破坏: 严重时,整个甲床都会被破坏、碎屑化。
总结一下皮肤癣的共同特点:
- 环形或多环形的红斑:边界清晰,这是体癣和股癣的典型特征。
- 边缘有鳞屑、丘疹或水疱:这是真菌最活跃的地方。
- 中央趋向自愈:看起来像“靶心”或“地图”。
- 剧烈瘙痒:尤其在温暖潮湿环境下加重。
- 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如与患者共用毛巾、衣物)或间接接触(如使用公共浴室、泳池拖鞋)传播,也可以自身传播,比如足癣或手癣可以传染到身体其他部位。
重要提醒
- 不要自行诊断用药:很多其他皮肤病(如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皮疹,但治疗方法完全不同,用错药(比如误用激素药膏)反而会使真菌感染扩散、加重。
- 及时就医:如果你身上出现了上述可疑症状,特别是典型的环形皮损,请务必去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视诊或简单的真菌镜检来确诊,并开具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外用药膏或口服药)进行治疗。
早期治疗,皮肤癣通常是可以很快治愈的。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