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明确的是,“爆品”通常指在特定时期内,因销售额、市场份额、患者认知度、社会影响力或增长速度等一个或多个维度表现极其优异的药品,2025年是医药行业深刻变革的一年,尤其是在“带量采购”(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冲击下,市场格局被重塑,当年的“爆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重磅炸弹”,另一类则是政策催生的“新晋网红”。
第一类:传统“重磅炸弹” (年销售额超百亿级的常青树)
这类药品通常在治疗领域拥有绝对的领导地位,拥有庞大的患者群体和强大的品牌认知度,在2025年,它们依然是市场的主导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 PD-1/PD-L1抑制剂
2025年是中国肿瘤免疫治疗元年,PD-1/PD-L1抑制剂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多种癌症的治疗格局,成为当之无愧的年度“现象级爆品”。
- 代表药品:
- Opdivo (纳武利尤单抗, Nivolumab) - “O药”
- Keytruda (帕博利珠单抗, Pembrolizumab) - “K药”
- 生产厂家: 百时美施贵宝 (O药) / 默沙东 (K药)
- 爆品原因:
- 划时代疗效: 首次为晚期肺癌、黑色素瘤等多种实体瘤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被誉为“抗癌神药”。
- 高关注度: 全球研发竞赛的焦点,进入中国市场后迅速成为医生和患者讨论的焦点。
- 市场引爆: 尽管价格不菲(年治疗费用约10-20万元),但一经上市即迅速放量,在2025年下半年就实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创造了新药上市速度的奇迹。
- 治疗领域: 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等。
心血管领域常青树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领域,相关药物市场巨大。
- 代表药品: 立普妥 (阿托伐他汀钙片, Lipitor)
- 生产厂家: 辉瑞
- 爆品原因:
- 统治级地位: 全球最畅销的药物之一,在中国降血脂市场中拥有绝对的领导地位。
- 庞大的患者基础: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脂患者数量持续增长,为立普妥提供了稳定且巨大的市场。
- 品牌深入人心: 上市多年,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验证,成为医生开具处方和患者认定的“金标准”之一。
- 治疗领域: 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等。
糖尿病领域巨头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药物市场同样竞争激烈。
- 代表药品: 诺和锐 (门冬胰岛素, NovoRapid) & 诺和龙 (瑞格列奈, NovoNorm)
- 生产厂家: 诺和诺德
- 爆品原因:
- 卓越的产品组合: 诺和诺德在糖尿病领域拥有从长效胰岛素到速效胰岛素,再到口服降糖药的完整产品线。
- 市场领导地位: 其胰岛素产品(如诺和锐)在餐时胰岛素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口服药诺和龙也因其独特的降糖机制和安全性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
- 强大的渠道和品牌: 凭借“诺和笔”等创新给药装置和强大的学术推广,牢牢抓住了医生和患者的心。
- 治疗领域: 2型糖尿病。
第二类:政策催生的“新晋网红” (带量采购的赢家与明星)
2025年底的“4+7”带量采购是医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中选药品价格“断崖式”下跌,但通过“以价换量”,迅速成为新的市场爆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7”中选品种
这些药品通过国家组织的集中采购,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准入优势,迅速取代了原研药和过评仿制药的地位。
- 代表药品: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原研赛诺菲): 降压药,通过集采中标,大幅降价后迅速放量。
-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 (原研吉利德): 抗乙肝病毒药物,是当时乙肝治疗的一线药物,集采价格降幅超过90%。
-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原研赛诺菲,商品名“波立维”): 心血管领域的抗血小板药物,年销售额巨大,集采中标后市场格局剧变。
- 爆品原因:
- 政策保障: “带量采购”承诺了明确的采购量,企业无需再进行高昂的营销费用,只需保证质量和供应。
- 价格优势: 极低的价格使其在公立医院市场迅速“通吃”,成为绝大多数患者的首选。
- 快速放量: 一旦中标,销售渠道瞬间打通,销售额在短时间内爆发式增长,成为“政策性爆品”。
- 影响: 这些药品的“爆”,标志着中国医药市场从“营销驱动”向“成本与价值驱动”的重大转变。
国内药企的“仿制药之王”
在“4+7”政策下,一些率先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简称“过评”)的国内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快速响应能力,成为了最大赢家。
- 代表企业: 信立泰、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
- 代表药品: 信立泰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通过“4+7”中标)、恒瑞医药的奥沙利铂注射液(过评品种,市场份额领先)。
- 爆品原因:
- 抢占先机: “过评”是参与“4+7”的门槛,率先过评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先发优势。
- 国产替代: 在政策扶持下,高质量仿制药成功替代昂贵的原研药,实现了“进口替代”。
- 业绩驱动: 这些中标或过评品种的放量,直接推动了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和业绩的飙升,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2025年“爆品”的核心逻辑
回顾2025年的药品市场,其“爆品”逻辑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 创新驱动: PD-1/PD-L1抑制剂的火爆,代表了全球医药创新的方向,满足了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是“真·爆品”。
- 需求驱动: 立普妥、诺和锐等常青树,依托于中国庞大的慢病患者群体,是“刚需型爆品”。
- 政策驱动: “4+7”中选品种的迅速崛起,是政策强力干预下的结果,是“政策型爆品”,深刻改变了市场规则。
可以说,2025年是传统巨头与创新新星同台竞技,而国家政策则扮演了“导演”角色,重新定义了何为“爆品”的一年,这一年也为后续几年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