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具体方药之前,请务必记住最重要的一点:
【核心警告】 任何中药的使用都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师会通过望、闻、问、切(特别是舌诊和脉诊)来准确判断你的体质,对症下药”,自行用药风险很高,可能导致腹泻、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后果,以下内容仅为知识科普,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
中医认为,肥胖的根本原因是阳气虚、痰湿盛,就是身体里“垃圾”(痰湿、水湿)太多,而“推垃圾”的动力(阳气、气机)又不足,导致痰湿内停的原因主要有:
- 脾失健运:脾是运化水湿的“总开关”,如果脾的功能虚弱,吃进去的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运化,就会变成痰湿堆积在体内,形成“肥人多痰湿”。
- 胃热湿阻:胃里有火,导致食欲亢进,吃得过多,超过了脾的运化能力,食物积聚化热生湿。
- 肝气郁结:压力大、情绪不畅导致肝气不舒,影响脾胃功能,也会造成气滞、痰湿。
- 脾肾阳虚:肾阳是身体的“火炉”,脾阳也需要肾阳的温煦,如果脾肾阳虚,就像火炉不够旺,水湿无法被蒸腾气化,就会停留在下焦,形成虚胖、水肿。
中药减肥主要围绕健脾、祛湿、化痰、理气、清热等几个核心原则展开。
常见的肥胖类型及对应的中药方剂
以下是根据不同证型分类的常见方药,你可以对照自己的情况初步了解,但最终用药请务必交给医生。
痰湿内盛型(最常见)
这是最典型的肥胖类型,通常表现为:体型肥胖、腹部肥满松软、身体困重、胸闷、痰多、口中黏腻、舌苔白腻、脉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 经典方剂:
- 二陈汤:这是祛痰湿的基础方,主要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功效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 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主要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常与二陈汤合用,称为“二陈平胃散”,增强祛湿化痰的效果。
- 防己黄芪汤:适用于“表虚不固,风湿痹阻”导致的虚胖、水肿,表现为身体沉重、汗出恶风、下肢水肿,防己、黄芪、白术、茯苓等,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的作用。
胃热湿阻型
通常表现为:食欲旺盛,容易饥饿,口干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这种类型的胖子,吃得多,新陈代谢也相对快,但就是瘦不下来。
- 治法:清胃泻火,利湿化浊。
- 经典方剂:
- 防风通圣散: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攻下”方剂,不仅能清胃热,还能通大便、解表邪,适用于体格壮实、大便秘结、容易上火的实证肥胖者,此方药性较猛,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凉膈散:清泻胸膈郁热,对于胸膈烦热、口舌生疮、大便秘结的胃热型肥胖有效。
脾虚湿阻型
这是痰湿型的“虚弱版”,表现为:肥胖兼有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这种人喝水都长胖,是脾的运化功能太差了。
- 治法:健脾益气,利水渗湿。
- 经典方剂:
- 参苓白术散:这是一个经典的健脾祛湿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白扁豆等组成,性质非常平和,适合脾胃虚弱、湿气重的人长期调理。
- 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适用于中焦阳虚,痰饮内停导致的头晕、心悸、胸满、肥胖。
肝郁气滞型
通常与情绪压力有关,表现为:肥胖、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女性月经不调或痛经、失眠多梦,这种人往往是“压力肥”,情绪不好就想吃东西。
-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 经典方剂:
- 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养血,对于肝郁导致的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情绪不佳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能帮助调理因肝郁影响脾胃功能导致的肥胖。
- 柴胡疏肝散:行气解郁,适用于肝气郁结导致的胸胁、脘腹胀痛等。
脾肾阳虚型
这是最“虚”的一种肥胖,表现为:腰以下特别肥胖,按之凹陷不起,畏寒怕冷,四肢冰凉,神疲乏力,夜尿多,舌淡胖有齿痕,这种胖是“虚胖”,像一滩融化的冰淇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治法:温补脾肾,利水化湿。
- 经典方剂:
- 真武汤:温阳利水,由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组成,是治疗肾阳虚、水湿内停的代表方。
- 济生肾气丸:在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附子、桂枝)基础上加牛膝、车前子,温补肾阳,利水消肿,特别适合肾阳虚导致的水肿型肥胖。
常用单味中药(药食同源类)
以下是一些比较安全、常用于药膳或作为辅助减肥的药材,同样建议咨询后使用:
- 荷叶:清香升散,能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现代研究认为其含有的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有助于降脂,可以泡水喝。
- 山楂:消食化积,尤其擅长消肉食油腻之积,并能活血化瘀,对吃多了、消化不良导致的肥胖有帮助,可以泡水或煮水。
-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对于肝火旺、便秘型肥胖有好处,注意:性微寒,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者慎用。
-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性质平和,是祛湿的佳品,可以煮粥或煮水。
-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是厨房常见的香料,也是中药里的“和事佬”,能帮助脾胃运化。
-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性质平和,是健脾祛湿的要药,可以和很多药配伍。
中医减肥的综合方法
中药减肥不仅仅是喝汤药,更是一个综合调理的过程:
- 针灸: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足三里、丰隆、天枢、三阴交等)来调节脾胃功能、抑制食欲、促进新陈代谢。
- 艾灸:对于脾肾阳虚型的虚胖,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温补阳气,驱散寒湿。
- 穴位按摩:自己在家可以按摩腹部(顺时针)、足三里、丰隆等穴位,帮助健脾祛湿。
- 饮食调理:这是减肥的根本,根据你的体质,忌口生冷、油腻、甜腻的食物,痰湿重的要少吃肥甘厚味;胃热的要少吃辛辣烧烤;脾虚的要少吃生冷瓜果。
- 运动:运动能生阳,阳气足了,就能更好地运化水湿,建议选择快走、慢跑、游泳、八段锦等适合自己的运动。
- 核心原则:辨证论治,一人一方。
- 首要步骤:找专业中医师进行诊断,确定你的肥胖类型。
- 安全第一:切勿自行抓药或服用网上的“减肥秘方”,尤其是含有泻药、利尿剂成分的,对身体伤害极大。
- 综合调理:中药减肥效果最好的方式是中药+针灸+饮食+运动相结合,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系统工程。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科学、更安全地了解中药减肥,祝你健康!

暂无评论,2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