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后短期内(尤其是24小时内)要吃温凉、柔软、非粘性的食物;长期则要注意避免过硬、过黏、过甜的食物。
下面我将分阶段和具体情况为您详细说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阶段:补牙后立即 - 24小时内(最关键的时期)
这个阶段,补牙材料(如树脂、玻璃离子等)还没有完全达到最大强度,而且牙齿本身也比较敏感。
👍 推荐吃的食物(温凉、柔软、流质或半流质):
- 流质类: 温牛奶、豆浆、米汤、酸奶(无添加颗粒物)、蔬菜汤、鸡汤(去油,温热即可,不要烫)。
- 半流质/软质类: 蒸蛋羹、土豆泥、南瓜泥、豆腐、布丁、果冻、煮得非常软的燕麦粥、面条(不要过硬)。
- 温凉水果: 可以用勺子刮成泥的香蕉、牛油果,或者切成小块的苹果(不要太酸)。
👎 绝对要避免的食物:
- 过硬的食物: 坚果、硬糖、冰块、硬饼干、骨头等,可能会崩裂或磨损补牙材料。
- 过黏的食物: 口香糖、太妃糖、软糖、年糕、糯米制品等,容易将补牙材料“粘”掉。
- 过甜的食物: 巧克力、蛋糕、含糖饮料等,容易滋生细菌,产生酸蚀,影响补牙材料和牙齿本身。
- 过酸的食物: 柠檬、醋、酸梅等,会刺激敏感的牙齿,并可能影响某些材料的稳定性。
- 过烫或过冷的食物: 刚补完的牙齿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容易引发酸痛。
- 需要用力咀嚼的食物: 牛排、烤肉、带壳的虾蟹等。
这个阶段的注意事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不要用补牙的那一侧咀嚼。
- 避免用舌头或手去触摸、舔舐补牙的部位。
- 如果使用了麻醉剂,请等麻药消退后再进食,以免咬伤自己的脸颊或舌头。
第二阶段:补牙后1 - 7天(材料逐渐稳定期)
补牙材料已经基本硬化,牙齿的敏感度也会降低,但依然需要小心呵护。
👍 可以逐渐尝试的食物:
- 软米饭、馒头、花卷 等主食。
- 煮得软烂的蔬菜和肉类,如肉末、鱼肉(去刺)、冬瓜、茄子等。
- 蒸鱼、鸡胸肉 等易于咀嚼的蛋白质。
👎 仍需避免的食物:
- 第一阶段需要避免的食物(过硬、过黏、过甜等)在这个阶段仍需谨慎。
- 粗纤维的蔬菜: 如芹菜、竹笋、金针菇等,容易塞牙并磨损材料。
- 干硬的面包或饼干: 容易在咀嚼时硌到补牙的部位。
第三阶段:补牙7天后(基本恢复正常饮食)
通常情况下,补牙7天后,牙齿和材料都已完全适应,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为了您的牙齿和补牙材料的长期使用,仍建议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长期建议避免或减少的食物:
- 坚硬的食物: 这是最主要的“杀手”,避免用牙齿开啤酒瓶、咬核桃、嗑螃蟹腿等,这不仅会损坏补牙材料,还可能导致牙齿本身劈裂。
- 黏性大的食物: 长期食用软糖、口香糖(尤其是木糖醇口香糖也要小心粘性)等,会使补牙材料的边缘与牙齿之间产生缝隙,导致继发龋坏或材料脱落。
- 高糖分食物和饮料: 糖是细菌的“美食”,会分解产生酸,腐蚀牙齿,导致补牙的边缘再次蛀牙,请减少碳酸饮料、果汁、甜点的摄入。
- 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咖喱等,可能会刺激补牙材料与牙齿接缝处,引起不适。
特殊情况说明
-
如果补了后牙(磨牙):
后牙承受的咀嚼力最大,所以恢复期可能需要更长一些,建议至少24小时内不要用后牙咀嚼任何食物,1周内避免吃硬物。
-
如果补的是前牙(门牙):
前牙主要用来切割,虽然受力小,但美观要求高,要避免啃苹果、咬排骨等动作,以免补牙材料崩裂或边缘变色。
-
如果牙齿在补牙后持续疼痛或敏感:
如果几天后,牙齿对冷热刺激依然非常敏感,或者出现自发性疼痛、咬合痛,请及时复诊,这可能是牙神经受到了刺激或感染,需要进一步治疗(如根管治疗)。
总结表格
| 时间阶段 | 推荐食物 | 避免食物 | 主要注意事项 |
|---|---|---|---|
| 24小时内 | 温凉流质/半流质(牛奶、粥、布丁、蒸蛋羹) | 硬、黏、甜、酸、烫、冷的食物 | 勿用患侧咀嚼,勿触碰补牙处 |
| 1 - 7天 | 软米饭、软烂蔬菜和肉类 | 硬、黏、甜食物,粗纤维蔬菜 | 小心咀嚼,逐渐恢复正常 |
| 7天后 | 基本正常饮食 | 长期避免:硬物、黏食、高糖食物、刺激性食物 | 养成良好护牙习惯,定期检查 |
请记住,最重要的还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并定期(每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这样才能让您的补牙效果持久,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