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大法:《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这是所有化妆品法规的“母法”,确立了新的监管体系,其核心变化和要点包括:
- 明确监管主体: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负责全国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监督管理工作。
- 实行分类管理:
- 普通化妆品:实行备案管理,产品上市前或上市后30天内,通过国家药监局指定的网上服务平台进行备案即可。
- 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产品上市前必须向国家药监局申请并获得《特殊化妆品注册证》。
- 新原料管理:
- 风险较高的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
- 其他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新原料备案时,提交的资料包含其安全性和功效性的摘要。
- 安全监测与报告:新原料备案人需跟踪新原料的安全情况,每年提交年度报告,发现问题时需及时报告。
- 功效宣称管理:
- 禁止宣称:禁止明示或暗示具有医疗作用,如“抗炎”、“治疗”、“除菌”等。
- 依据和证据: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并进行必要的评价。
- 公开平台:国家药监局建立了专门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信息平台,企业需在平台上提交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供社会公众查询。
- 标签管理:
- 全成分标注:必须标注所有成分,并按《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中的名称进行标注。
- 警示用语:标注“请在使用前取适量产品在耳后或手臂内侧进行皮肤测试,无不适后再使用”等警示语。
- 禁止标注:禁止标注“纯天然”、“无添加”等绝对化词语。
- 广告宣传:
- 必须真实合法,与批准或备案的内容一致。
- 不得虚假、夸大宣传,不得使用医疗术语,不得利用代言人、专家等名义为功效作证明。
- 责任主体明确:
- 注册人/备案人:对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负责,可以是境内责任人或注册人/备案人。
- 责任人:对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负责,并承担产品召回、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等义务。
- 生产者、经营者:对所生产和经营的化妆品质量安全负责。
主要配套法规和文件
《条例》生效后,国家药监局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使其更具操作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关于备案和注册
- 《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2025年5月1日施行)
- 详细规定了化妆品和化妆品新原料的注册、备案程序、资料要求、时限等。
- 引入了“境内责任人”制度,境外企业必须指定中国境内的法人作为其责任人。
(二)关于功效宣称
-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2025年5月1日施行)
- 这是功效宣称的核心技术文件,规定了不同宣称需要进行何种类型的评价:
- 人体功效评价试验:如保湿、祛斑、防晒、防脱发等,必须通过符合要求的人体试验进行验证。
- 消费者测试:如宣称“改善皮肤粗糙”、“提升皮肤光泽”等,可以通过消费者使用测试来证明。
- 实验室试验:如宣称“控油”、“去角质”等,可以通过体外实验室试验来证明。
- 文献资料或研究数据:对于风险较低、有充分科学支持的宣称(如清洁、卸妆),可以通过文献资料或研究数据来佐证。
- 时间要求:2025年5月1日前已注册或备案的产品,2025年12月31日前需完成功效宣称评价并上传摘要。
- 这是功效宣称的核心技术文件,规定了不同宣称需要进行何种类型的评价:
(三)关于标签和命名
-
《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2025年1月1日施行)
- 对标签的标注内容、格式、用语等做了详细规定。
- 标签禁用语:明确禁止使用“医疗术语、虚假夸大、明示或暗示医疗作用、宣称纯净/天然”等词语。
- 全成分标注:要求按成分在产品中的含量降序排列。
- 小字样要求:所有文字信息(包括警示语)等,其字体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
-
《化妆品命名规定》及《化妆品命名指导原则》
规范化妆品名称,禁止使用医疗术语、虚假夸大、误导性词语。
(四)关于原料管理
- 《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5年版)》
- 这是判断一个原料是否可以作为化妆品原料的重要依据,目录之外的原料,按新原料管理。
- 注意:目录中的原料不代表其使用是绝对安全的,使用时仍需确保其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五)关于生产质量管理
- 《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5年7月1日施行)
- 类似于药品的GMP,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人员、物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文件管理等提出了全面、严格的要求。
- 旨在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最新动态和趋势
-
“一号多用”违法行为专项检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是近期的监管重点,主要打击三种行为:
- 套用文号:一个产品注册/备案号用于多个实际不同的产品。
- 冒用文号:使用其他产品的注册/备案号。
- 使用无效文号:使用已过期、被注销或撤销的注册/备案号。
- 国家药监局已发布相关公告,要求企业进行自查整改,并加大了查处力度。
- 这是近期的监管重点,主要打击三种行为:
-
网络销售监管加强:
针对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兴渠道,监管日益严格,要求平台履行审核、检查等主体责任,网红/主播等宣传行为也受到严格规范,需对宣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儿童化妆品“小金盾”标志:
自2025年5月1日起,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的儿童化妆品,必须标注“小金盾”标志,这是儿童化妆品专用标识,旨在帮助消费者识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监管科技(RegTech)应用:
国家药监局大力推广“妆字号”信息查询、化妆品监管APP等,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和透明度,方便消费者和企业查询。
对于化妆品企业而言,合规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最新法规体系的核心可以概括为:
- 一个核心: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为核心。
- 两条主线:注册备案(明确准入门槛)和功效宣称(明确宣传边界)。
- 三大责任:明确注册人/备案人、生产者、经营者的全链条质量安全责任。
- 四个重点:严格管理新原料、生产规范、标签广告和网络销售。
建议相关企业务必持续关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及其下属单位(如中检院)发布的最新通知、公告和指南,确保产品和营销活动始终符合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