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出痧是排毒?还是毛细血管破裂?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美容美体 正文

从现代医学和生理学角度解释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出痧”的本质是一种皮下毛细血管的破裂出血,但这个出血是可控的、微量的

  1. 物理压力与摩擦力: 刮痧时,刮痧板(如牛角、玉石等)在皮肤上施加了持续的压力并进行刮拭,这种物理力量会压迫和摩擦皮肤及皮下组织。

    刮痧为什么会出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毛细血管破裂: 在压力和摩擦的作用下,皮肤表层和真皮层之间非常脆弱的毛细血管会因承受不住而轻微破裂,血液中的红细胞就会渗透到皮下组织中,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红色、紫色或瘀点状的红斑。

  3. 身体的自愈反应: 这种轻微的创伤会启动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漏出”的红细胞,并派遣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到该区域进行清理和修复,这个过程会:

    •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为了修复创伤,身体会向该区域输送更多的血液和氧气。
    • 加速新陈代谢: 清理废物和瘀血的过程,会带走局部组织中的代谢废物。
    • 刺激神经系统: 这种刺激可以影响神经末梢,从而可能缓解疼痛、放松肌肉。

简单比喻: 你可以把出痧理解为一种“可控的、浅层的瘀伤”,就像不小心撞到胳膊上会青一块一样,只不过刮痧是主动、浅表地制造这种微小的创伤,来达到治疗目的。


从传统中医理论角度解释

传统中医对“出痧”的理解则完全基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认为这是“排毒”、“疏通经络”的有效体现。

刮痧为什么会出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核心理论:气血瘀滞 中医认为,健康的人体气血(气和血)在经络中运行通畅,身体就健康,当人因为劳累、受凉、情绪不畅或外邪侵袭时,气血运行就会受阻,形成“气血瘀滞”,这些瘀滞的气血就像河道里的淤泥,会堵塞经络,导致疼痛、疾病等一系列问题。

  2. “痧”是“痧毒”的排出 在中医看来,“痧”不仅仅是血,更是“痧毒”“瘀浊”的病理产物,这些是体内无法正常代谢的“垃圾”或“病邪”,刮痧通过在体表特定穴位或经络上进行刮拭,起到了以下作用:

    • 疏通经络: 刮痧的物理刺激可以“打开”被堵塞的毛孔和经络,让瘀滞的气血重新流动起来。
    • 透邪出表: 中医认为,通过刮痧,可以将体内深层的“病邪”(如风、寒、湿、热)引导到体表,并通过皮肤毛孔“透发”出来,那些“痧”的颜色和形态,被认为是体内不同“病邪”的外在表现。
      • 出痧颜色: 颜色越深、越紫,代表体内的瘀滞和“病邪”越重,鲜红色则多为热证,出痧后,这些颜色会慢慢变浅直至消失,这个过程在中医看来就是“病邪”被身体彻底清除的标志。
  3. “出痧”是治疗有效的标志 在中医刮痧实践中,是否出痧以及出痧的多少,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参考。出痧说明身体里确实存在气血瘀堵,刮痧后痧色变淡或消失,则代表经络被疏通,气血恢复通畅,疾病也就随之好转了。


总结与对比

角度 对“出痧”的解释 治疗原理
现代医学 皮下毛细血管的微小、可控性破裂,导致少量血液渗出。 通过物理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激发免疫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从而达到消炎、止痛、解痉的效果。
传统中医 体内“痧毒”或“瘀浊”等病理产物被引导至体表,通过毛孔“透发”出来的现象。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将“病邪”驱赶出体外,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刮痧之所以会出痧,从科学上讲是皮下毛细血管破裂的结果;从中医理论上讲,是“排毒”、“通经络”的体现,这两种解释看似不同,但核心思想却有相通之处:都是通过主动制造一个良性的、微小的生理应激反应,来激发和调动人体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缓解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刮痧为什么会出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温馨提示: 刮痧并非适合所有人,有皮肤破损、出血性疾病、心脏病、孕妇等特殊人群应避免或慎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或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2025年哑色是什么颜色?今年流行哑色吗?
« 上一篇 2025-11-13
迪奥新款香水是哪款?2025年最新款叫什么?
下一篇 » 2025-11-13

相关文章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人围观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