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证母婴营养充足的前提下,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科学、缓慢地减重。
以下是为您量身定制的母乳期减肥饮食指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核心原则:吃对,而不是不吃
- 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入:哺乳妈妈每天需要比孕期之外多摄入约 300-500大卡 的热量,用于制造乳汁,盲目节食会导致奶水不足。
- 营养均衡是关键: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优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是宝宝和您身体都必需的。
- 循序渐进,不要心急:健康的减重速度是每周 5-1公斤,太快不仅伤身体,还可能影响奶水。
- 多喝水:制造乳汁需要大量水分,充足的水分也能帮助您新陈代谢,避免因为口渴而误把“渴”当成“饿”。
吃什么?—— 食物选择指南
优质蛋白质(增肌、抗饿、维持奶量)
蛋白质是制造乳汁的重要原料,并且饱腹感强,能帮助您减少不必要的零食摄入。
- 推荐食物:
- 鱼类:特别是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富含DHA,对宝宝大脑发育好,且优质蛋白含量高。
- 瘦肉:鸡胸肉、瘦牛肉、瘦猪肉。
- 蛋类:鸡蛋是完美的蛋白质来源,每天1-2个。
- 豆制品:豆腐、豆浆、鹰嘴豆等,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
- 奶制品:牛奶、酸奶(选择无糖或低糖的),补充蛋白质和钙。
复合碳水化合物(提供持久能量,避免血糖骤升骤降)
选择“好”的碳水,避免“坏”的碳水,好的消化慢,饱腹感强,能稳定血糖。
-
推荐食物(选择粗粮、全谷物):
- 糙米、燕麦、藜麦、全麦面包、玉米、紫薯、红薯、山药。
- 小贴士:将一半的白米饭换成这些粗粮,饱腹感翻倍,营养也更多。
-
需要限制的食物(“坏”碳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白米饭、白面包、面条、糕点、含糖饮料、饼干等,这些食物升糖快,容易让你很快又饿了,还容易囤积脂肪。
足量的蔬菜和适量水果(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
蔬菜热量低,体积大,富含纤维素,能极大地增加饱腹感,同时预防便秘。
- 推荐蔬菜:所有绿叶蔬菜(菠菜、油菜、西兰花)、胡萝卜、黄瓜、番茄、菌菇类等,多多益善。
- 推荐水果:选择低糖水果,如蓝莓、草莓、苹果、西柚、猕猴桃,每天1-2份即可,避免高糖水果(如荔枝、芒果、榴莲)过量。
健康的脂肪(不可或缺的“好脂肪”)
脂肪对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也是母乳的组成部分,要选择不饱和脂肪。
- 推荐来源:
- 坚果:一小把(约10-15颗)核桃、杏仁(注意选择无盐、无糖的)。
- 种子:奇亚籽、亚麻籽(可以加入酸奶或麦片中)。
- 牛油果:营养丰富,是很好的脂肪来源。
- 植物油:使用橄榄油、山茶油等烹饪。
充足的水分
- 每天饮水目标:至少 2-3升,可以在床头放一大杯水,哺乳时顺便喝。
- 推荐饮品:白开水、淡茶水(如玫瑰花茶、陈皮茶)、清淡的汤品(如鱼汤、蔬菜汤)。
少吃或不吃什么?—— 需要避免的食物
- 高糖食物和饮料:糖果、蛋糕、含糖汽水、果汁等,是导致体重增加的元凶。
- 油炸和过度加工食品:炸鸡、薯条、方便面、香肠等,热量高、营养密度低。
- 高脂肪的“下奶汤”:传统的浓肉汤、骨头汤,表面浮着一层厚厚的油,喝多了不仅不“下奶”,还会让您摄入过多脂肪,堵奶风险也高。建议喝清汤,撇去浮油。
- 酒精:酒精会进入母乳,影响宝宝,必须避免。
- 咖啡因:少量饮用可能没问题,但过量会影响宝宝睡眠,如果喝咖啡或茶,尽量在上午,且不要喝太浓。
一日三餐搭配示例
这是一个参考,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进行替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早餐 (7:00-8:00)
- 选择1:全麦面包2片 + 煎蛋1个 + 无糖酸奶1杯 + 几颗蓝莓。
- 选择2:燕麦粥(用牛奶或水煮)+ 一小把核桃 + 半根香蕉。
-
上午加餐 (10:00)
一小把杏仁/几根黄瓜/一个苹果。
-
午餐 (12:00-13:00)
- 公式:一拳头主食 + 一巴掌蛋白质 + 两拳头蔬菜。
- 示例:一小碗糙米饭 + 清蒸三文鱼 + 大份的蒜蓉西兰花。
-
下午加餐 (15:00-16:00)
- 目的:补充能量,避免晚餐暴饮暴食。
- 示例:一杯牛奶/豆浆 + 几块全麦饼干。
-
晚餐 (18:00-19:00)
- 原则:相对清淡,适量减少主食。
- 示例:一小块蒸红薯 + 菌菇豆腐汤 + 大份的凉拌菠菜。
非常重要的提醒
- 不要通过节食减肥:极低热量的饮食会迅速减少您的奶量。
- 关注身体信号:如果您在减肥过程中感到头晕、乏力、情绪低落,或者宝宝表现出烦躁、频繁饥饿的迹象,可能是热量摄入不足,请立即调整饮食。
- 结合运动:在身体恢复后(通常是产后6-8周,请咨询医生),可以进行温和的运动,如散步、产后瑜伽、凯格尔运动等,运动能帮助您更快恢复体型,并改善心情。
- 保证睡眠:尽量多休息,睡眠不足会影响荷尔蒙,导致更容易储存脂肪。
总结一下:母乳期减肥,“吃好”比“吃少”更重要,请给自己多一点耐心,您的身体正在经历一个伟大的过程,健康的减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祝您和宝宝都健康快乐!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