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总结核心原理
利用“选择性光热效应”,让激光精准地被毛囊中的黑色素吸收,产生足够的热量来破坏毛囊,使其失去再生能力,从而达到永久脱毛的效果。
分步详解原理
我们可以把激光脱毛想象成一个“精确制导的打击任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步:识别目标(黑色素)
- 目标是谁? 我们的毛囊里有一种叫做“黑色素”的色素细胞,黑色素的颜色越深(比如黑发),就越容易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这就是为什么激光脱毛对深色毛发效果最好,对浅色毛发(如金色、白色)效果较差的原因。
- 为什么是它? 因为黑色素是毛囊中吸收光能最强的物质,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小小的“能量吸收器”,而周围的皮肤组织(含黑色素较少)对这种光的吸收能力很弱,这就为“精准打击”提供了可能。
第二步:选择武器(特定波长的激光)
- 用什么武器? 激光脱毛设备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激光或强脉冲光,这个波长经过精心设计,正好能被黑色素高效吸收,但能较少地被水(皮肤的主要成分)吸收。
- 为什么是特定波长? 这是为了确保能量能精准地传递到目标(毛囊),而不会过多地损伤皮肤表层,就像狙击手使用特定的子弹,确保能命中目标,而不是打穿墙壁。
第三步:精准打击(光热效应)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选择性光热效应”的核心。
- 光能转化为热能:当激光束照射到皮肤上时,毛囊中的黑色素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大量吸收激光的光能,并将其迅速转化为热能。
- 热量集中:由于黑色素集中在毛囊的底部(毛乳头),所以热量会高度集中在毛囊周围,形成一个“高温区”。
- 破坏毛囊结构:这个瞬间产生的高温(通常能达到70-90摄氏度)足以破坏毛囊的干细胞和毛乳头,这些细胞是负责毛发生长和分裂的“工厂”,一旦这个工厂被摧毁,毛囊就失去了再生能力。
第四步:保护无辜(周围皮肤)
为什么不会烫伤皮肤?这得益于“选择性”:
- 皮肤吸收少:皮肤表皮层中的黑色素含量远低于毛囊,所以它吸收的激光能量很少,产生的热量也很有限,不足以造成伤害。
- 表皮冷却:现代的激光脱毛设备都配备了表皮冷却技术,在发射激光前、中、后,会用冷风、冷凝胶或接触式冷却头来降低皮肤表面的温度,就像给皮肤盖上了一层“冰甲”,进一步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一个生动的比喻
您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
- 激光:一个放大镜。
- 毛囊中的黑色素:放大镜下的黑色小纸片。
- 阳光:激光的能量。
当您用放大镜聚焦阳光时,黑色的小纸片会迅速升温、冒烟,甚至燃烧,而旁边的白纸或桌面,因为颜色浅,吸收的光和热就少得多,温度变化不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激光脱毛就是这个原理,只不过用的是“人造的、精确的激光”代替了“阳光”,用“毛囊”代替了“黑色小纸片”。
重要补充说明
-
为什么需要多次治疗?
- 毛囊的生长周期分为三个阶段: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
- 激光主要对处于生长期的毛囊最有效,因为这个阶段的毛囊黑色素最丰富,与周围组织联系紧密。
- 而在退行期和休止期的毛囊,黑色素含量少,且与周围组织脱离,激光效果不佳。
- 我们身体不同部位的毛囊处于不同生长周期的比例不同,因此每次治疗只能“干掉”一部分毛囊,为了让所有毛囊都轮换到生长期并接受打击,通常需要4-8次治疗,每次间隔4-8周。
-
是“永久脱毛”还是“永久性毛发减少”?
- 从医学和监管角度来说,更准确的描述是“永久性毛发减少”。
- 这是因为激光无法100%摧毁所有毛囊,特别是对于一些非常细小、颜色很浅的毛发(毳毛),可能无法完全清除。
- 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经过一个完整的疗程后,可以去除80%-95%的目标毛发,并且剩余的毛发会变得非常细软、颜色变浅,生长速度极慢,在视觉上几乎等同于“永久脱毛”。
激光脱毛是一项利用高科技实现的、相对安全和高效的脱毛技术,其核心在于“精准识别”和“定点清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