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三层结构(从外到内)
皮肤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就像三层不同功能的“保鲜膜”叠加在一起。
表皮 - 皮肤的“外墙”和“铠甲”
表皮是皮肤最外层的一层,我们直接接触和看到的就是它,它没有血管,营养来自真皮层,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伤害、防止水分流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组成细胞: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 构成,它们像砖块一样紧密排列。
- 分层结构(从外到内):
- 角质层:最外层,由已经死亡的、充满角蛋白的扁平细胞(角质细胞)组成,像砖墙的“灰浆”,起着最重要的屏障和保护作用,我们搓下来的“死皮”主要就是这一层。
- 透明层:仅存在于手掌、脚掌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由2-3层扁平无核的透明细胞构成,能抵抗摩擦和防止水分渗透。
- 颗粒层:细胞开始出现角蛋白颗粒,能折射光线,并形成一道屏障,阻止物质渗透。
- 棘层:表皮中最厚的一层,细胞间有桥粒连接,像“钢筋”一样增强皮肤的韧性,这里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场所。
- 基底层:表皮的最底层,是所有细胞的“摇篮”,这里有活跃的角质形成细胞和黑色素细胞。
- 角质形成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向上推移,最终形成角质层,完成细胞的更替周期(约28天)。
- 黑色素细胞:负责生产黑色素,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线,保护深层的细胞免受伤害,决定了我们的肤色。
真皮 - 皮肤的“承重墙”和“营养库”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是皮肤的主要支撑层,富含血管、神经、毛囊和腺体,它像一张有弹性的网,赋予皮肤韧性和弹性。
- 主要成分:
- 胶原蛋白:提供皮肤的韧性和强度,像钢筋一样支撑着皮肤。
- 弹性蛋白:赋予皮肤弹性和回缩能力,像橡皮筋一样。
- 基质:一种充满水分的胶状物质,为皮肤提供保湿和支撑。
- 主要结构:
- 血管和淋巴管:负责输送营养、氧气,并带走代谢废物。
- 神经末梢:负责感知触觉、压觉、痛觉和温度。
- 皮肤附属器:
- 毛囊:长出毛发的地方。
- 皮脂腺:分泌皮脂,滋润皮肤和毛发,形成保护膜。
- 汗腺:分为小汗腺(调节体温)和大汗腺(产生特殊气味)。
- 指(趾)甲:由特化的表皮角质细胞构成。
皮下组织 - 皮肤的“缓冲垫”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由大量的脂肪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它像一层厚厚的软垫,起着多重作用。
- 功能:
- 缓冲和减震:保护内部器官免受外界的撞击。
- 保温:脂肪是良好的绝缘体,帮助维持体温恒定。
- 能量储存: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能量。
- 连接:将皮肤与深层的肌肉、骨骼等组织连接起来。
微观成分(化学构成)
从化学角度看,皮肤主要由以下几种物质构成:
- 水:约占皮肤总重量的70%,是维持皮肤饱满、水润和代谢正常的关键。
- 蛋白质:约占皮肤干重的50%,是皮肤结构的基础。
- 胶原蛋白:真皮层的主要蛋白质,提供支撑。
- 弹性蛋白:赋予皮肤弹性。
- 角蛋白:表皮层的主要蛋白质,构成坚硬的保护屏障。
- 脂质:约占皮肤干重的20%,主要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为细胞膜提供成分,并储存能量。
- 矿物质:如钙、磷、镁、锌、铁等,虽然含量少,但对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如细胞信号、酶活性)至关重要。
- 其他有机物:包括核酸、糖类等,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
| 结构 | 主要组成 | 主要功能 |
|---|---|---|
| 表皮 | 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 | 保护屏障、防止水分流失、抵御外界侵害、决定肤色 |
| 真皮 | 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血管、神经、附属器 | 支撑结构、提供弹性与韧性、输送营养、感知外界、调节体温 |
| 皮下组织 | 脂肪细胞、结缔组织 | 缓冲减震、保温、储存能量、连接皮肤与深层组织 |
皮肤是一个由多层结构、多种细胞和复杂化学物质构成的精密器官,它不仅是我们美观的“外衣”,更是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守护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