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撑是一项非常经典且高效的复合型自重训练动作,它主要锻炼上肢和核心的多个肌群。
俯卧撑主要锻炼的是胸部、肩部和手臂,但根据手部间距和身体姿态的变化,各个肌群的参与程度会有所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解一下:
主要锻炼的肌群(核心目标肌群)
-
胸大肌
- 作用:这是俯卧撑最主要的“发动机”,当你的身体下降时,胸大肌被拉长;当推起身体时,胸大肌收缩发力,将身体推回原位。
- 如何侧重:较宽的握距(双手比肩膀宽)能更好地刺激胸大肌的外侧和中缝,让胸部看起来更宽、更饱满。
-
三角肌(肩部)
- 作用:三角肌,特别是前束和中束,在推起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辅助胸大肌将手臂从身体两侧向前推。
- 如何侧重:较窄的握距(双手与肩同宽或略窄)会更多地让三角肌前束参与发力,保持核心收紧,避免塌腰或撅屁股,也能更好地激活肩部稳定。
-
肱三头肌(上臂后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拜拜肉”,当你的手臂伸直(肘关节伸展)时,肱三头肌是主要的发力肌群,在俯卧撑的后半程,当手臂接近伸直时,胸大肌发力减少,肱三头肌的参与会变得更多。
- 如何侧重:窄距俯卧撑(双手距离小于肩宽)是锻炼肱三头肌的黄金动作,因为它能最大程度地孤立和刺激三头肌。
协同发力的肌群(稳定肌群)
俯卧撑不仅仅是推,它还需要全身的稳定,所以以下肌群也在协同工作:
-
核心肌群
- 包括: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下背部肌群等。
- 作用:在整个俯卧撑过程中,收紧核心肌群就像在身体里戴上了一个“力量腰带”,它能保持你的身体从头到脚呈一条直线,防止腰部塌陷或过度拱起,将力量高效地传递到上半身,同时保护你的脊柱。一个稳定的核心是做好俯卧撑的关键。
-
背阔肌
- 作用:你可能觉得背部不参与,但实际上,在俯卧撑的起始和结束姿势中,主动想象“将肩胛骨向后向下收紧”,可以激活背阔肌,这不仅能稳定你的肩关节,防止肩膀前耸,还能让你在推起时获得更强的力量感。
-
前锯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用:这块肌肉位于胸部侧面,负责将肩胛骨稳定地贴在胸廓上,在做俯卧撑时,它能防止肩胛骨“翼状”(即向两侧突出),确保肩关节在正确的轨道上运动。
总结与建议
| 目标肌群 | 动作变式建议 |
|---|---|
| 侧重胸大肌 | 宽距俯卧撑 (双手宽于肩膀) |
| 侧重肱三头肌 | 窄距俯卧撑 (双手窄于肩膀,甚至合十) |
| 侧重三角肌 | 下斜俯卧撑 (脚高于手,增加肩部负荷) |
| 全面均衡发展 | 标准俯卧撑 (与肩同宽) |
新手入门小贴士:
- 姿势第一:保持身体从头到脚呈一条直线,核心收紧,不要塌腰或撅屁股。
- 循序渐进:如果标准俯卧撑做不了,可以从跪姿俯卧撑开始,或者上斜俯卧撑(手扶在桌子或墙上)。
- 控制节奏:下降时吸气,感受胸部和手臂的拉伸;推起时呼气,感受肌肉的收缩,避免快速、不受力地“甩”上去。
俯卧撑是一个“全身性”的动作,它不仅能塑造强壮的胸、肩、臂,还能有效提升你的核心力量和身体稳定性。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