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减肥穴位(必按)
这些穴位是减肥组合中的“主力军”,建议每天坚持按摩。
丰隆穴 (Fēng lóng xué) - 化痰祛湿第一穴
-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约自己手并拢的宽度),胫骨前缘外侧两横指处,从膝盖外侧的犊鼻穴和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再向胫骨前缘方向约两横指宽处。
- 功效:这是中医公认的“化痰要穴”,肥胖很多是由于体内“痰湿”过盛,丰隆穴能有效健脾祛湿,化解多余的脂肪和痰湿。
-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以感到明显的酸、麻、胀感为佳,每次按压3-5分钟,每天1-2次。
足三里穴 (Zú sān lǐ xué) - 健脾和胃第一穴
-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约4横指),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 功效:足三里是“长寿穴”,主要功能是调理脾胃,脾胃功能强大,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就强,不易生成痰湿和脂肪,它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新陈代谢。
-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力度要渗透,感觉酸胀向足背方向传导最佳,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1-2次。
天枢穴 (Tiān shū xué) - 调理肠腑,消除腹部赘肉
- 定位:在腹部,肚脐旁开2寸(约3横指)处,左右各一。
- 功效: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是腹部气血运行的关键点,按摩此穴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帮助减少腹部脂肪堆积,是瘦小肚子的要穴。
- 按摩方法:身体放松,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以顺时针方向(顺着肠道走向)按揉天枢穴,每次按揉2-3分钟,每天1-2次。
中脘穴 (Zhōng wǎn xué) - 健脾消食,控制食欲
- 定位:在上腹部,肚脐正上方4寸(约5横指)处。
- 功效:中脘是胃的募穴,是六腑之会,按摩此穴能增强胃的消化功能,控制食欲,减少因暴饮暴食导致的肥胖。
- 按摩方法:用掌心或指腹顺时针按揉,每次2-3分钟,每天1-2次,饭前按摩效果更佳,有助于减少进食量。
辅助减肥穴位(根据情况选择)
这些穴位可以作为辅助,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调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横穴 (Dà héng xué) - 祛除腰腹脂肪
- 定位:在腹部,肚脐旁开4寸(约5横指)处,左右各一。
- 功效:与天枢穴类似,但位置更靠外侧,对消除腰腹两侧的“游泳圈”效果更佳。
- 按摩方法:用双手掌根或拇指指腹,向内上方按揉,每次2-3分钟,每天1-2次。
曲池穴 (Qū chí xué) - 清热降脂,通便
-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肱骨外上髁凹陷处。
- 功效:大肠经的合穴,能清热通便,降低血脂,对于因体内有热、大便秘结导致的肥胖有帮助。
-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有酸胀感即可,每次1-2分钟,每天1-2次。
三阴交穴 (Sān yīn jiāo xué) - 调理肝脾肾,女性更适用
-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约4横指),胫骨内侧缘后方。
- 功效: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对女性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水肿型肥胖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力度适中,每次3-5分钟,每天1-2次。孕妇禁按。
按摩减肥的正确方法与顺序
-
最佳时间:
- 饭后1-2小时:此时按摩,可以帮助消化,防止脂肪堆积。
- 睡前:睡前按摩有助于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间接促进新陈代谢。
- 每天固定时间:养成习惯,效果更佳。
-
按摩顺序:
- 建议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规律地进行。
- 可以按照:上肢(曲池穴)→ 腹部(中脘、天枢、大横)→ 下肢(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的顺序。
-
按摩手法:
- 力度:以感觉酸、麻、胀为宜,不是越痛越好,力度要均匀、渗透。
- 时间:每个穴位持续3-5分钟,双侧穴位都要按到。
- 辅助:可以涂抹一些按摩油或瘦身膏,减少摩擦,增强效果。
重要注意事项
- 不能替代饮食和运动:穴位按摩是辅助手段,必须配合“管住嘴、迈开腿”的健康生活方式,否则效果甚微。
- 贵在坚持:减肥非一日之功,穴位按摩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至少坚持1-3个月。
- 找准穴位:如果穴位不准,效果会大打折扣,可以借助穴位图或APP辅助定位。
- 特殊人群:
- 孕妇:禁按三阴交、合谷等活血通经的穴位。
- 皮肤破损或炎症处:禁止按摩。
- 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按摩力度要轻,如有不适请立即停止。
- 月经期女性:慎按腹部和强刺激穴位。
- 饭后不宜立即按摩:特别是腹部按摩,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后进行。
总结一下: 想要通过按摩减肥,可以重点按摩 丰隆穴(祛湿)、足三里穴(健脾)、天枢穴(通便)、中脘穴(消食) 这四个核心穴位,并配合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坚持下去,一定能看到理想的瘦身效果!祝您成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