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战略:全面聚焦中国,启动重大业务重组
这是近期最重磅的消息,资生堂集团正在对中国业务进行一次自上而下的、深刻的变革。
-
成立“中国本地化经营战略委员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时间:2025年10月。
- 这是资生堂集团历史上首次为一个国家市场设立如此高级别的战略委员会,由集团全球CEO鱼谷雅彦亲自担任主席,凸显了中国市场的战略优先级。
- 目标:旨在彻底实现“中国化”,让决策更贴近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加快本土化速度。
-
业务重组,成立“中国事业统括本部”:
- 时间:2025年1月。
- 将原先按品牌划分的事业部,重组为按渠道和业务模式划分的“中国事业统括本部”,这个新本部将全面负责资生堂在中国所有品牌的业务,打破品牌间的壁垒,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
- 目的:
- 渠道深耕:针对线上、线下CS(化妆品专营店)、百货、免税店等不同渠道,制定更精准、更灵活的策略。
- 提升效率:减少内部沟通成本,对市场变化做出更快速的反应。
- 强化本土决策:将更多经营决策权下放至中国本地团队。
渠道策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直面本土竞争
面对中国本土美妆品牌(如完美日记、花西子等)的崛起和电商的冲击,资生堂正在调整其渠道策略。
-
线上渠道:
- 全域布局:在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的基础上,大力投入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KOL/KOC种草等方式,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更直接的联系。
- 数据驱动:利用中国电商平台的强大数据能力,分析消费者行为,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
-
线下渠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CS渠道(屈臣氏、调色师等):这是资生堂的传统优势,但面临巨大挑战,新战略下,CS渠道将更注重“体验”和“服务”,推出更适合该渠道的明星单品和套装,并提升店员的培训水平。
- 百货专柜:进行形象升级,打造更具沉浸感和科技感的“智慧门店”,提供皮肤测试、妆容定制等服务,强化品牌高端形象。
- 免税店:继续作为重要的增长引擎,特别是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推出免税专供产品和套装。
产品策略:加速本土化创新,拥抱“成分党”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专业,关注成分、功效和个性化需求,资生堂正在积极应对这一趋势。
-
研发本土化:
- 升级“资生堂中国研发中心”:将其升级为“资生堂中国创新中心”,并计划在上海和苏州设立两大研发基地,未来将有更多针对中国消费者肤质、气候和生活方式的“中国首发”或“中国限定”产品。
- 引入前沿科技:加大在AI、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投入,用于产品研发和消费者洞察。
-
品牌焕新:
- IPSA 茵芙莎:作为旗下高端科技护肤品牌,IPSA近年来在中国表现强劲,其“定制化”护肤理念非常契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是集团本土化战略的成功典范。
- NARS 楠樵:通过大胆的彩妆产品和与时尚、艺术的跨界合作,持续吸引年轻消费者。
- 安热沙/怡丽丝尔:这两个防晒和抗老王牌品牌,正在通过强调“硬核科技”和“高性价比”来巩固其市场地位。
组织人事变动:换帅与团队调整
战略的落地离不开人的执行,近期资生堂中国的高层人事变动频繁,也反映了其变革的决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高层换帅:
- 前CEO 藤原宪太郎:已于2025年底卸任,由集团高管接任。
- 新任CEO:2025年4月,资生堂宣布任命高濑正秀为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兼CEO,高濑正秀在资生堂拥有多年工作经验,曾负责过日本和海外多个市场,被认为有能力推动新战略的执行。
-
团队年轻化与本土化:
- 大量引进具有本土电商、数字营销经验的年轻人才和高管。
- 品牌负责人和渠道负责人的权力被进一步集中到“中国事业统括本部”,以实现统一指挥。
资生堂中国的最新动向一览
| 领域 | 最新动态 | 核心目标 |
|---|---|---|
| 战略核心 | 成立“中国事业统括本部”,由CEO亲自挂帅,实现“中国优先”。 | 彻底本土化,提升决策效率和反应速度。 |
| 渠道策略 | 打破品牌壁垒,按渠道(线上/线下/免税)精细化运营,强化CS和百货渠道的体验感。 | 应对本土品牌竞争,实现全渠道融合增长。 |
| 产品策略 | 升级中国研发中心,推出更多“中国首发”的成分党、功效型产品。 | 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专业和个性化的需求。 |
| 组织人事 | 任命新CEO,团队向年轻化、本土化、数字化人才倾斜。 | 为新战略的执行提供组织保障。 |
| 面临挑战 | 市场竞争白热化、消费者偏好快速变化、库存压力等。 | 如何在变革中保持增长,并重新赢得中国消费者的心。 |
资生堂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进行一场“自我革命”。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组织调整,而是一次从战略、渠道、产品到人才文化的全面重塑,资生堂在中国的表现将是观察这家百年日妆巨头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