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嘴突的原因是复杂的,通常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
先天遗传因素 (最主要的内因)
这是最常见且最难改变的原因,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嘴突的情况,孩子遗传到的概率会非常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颌骨大小和形态异常:
- 上颌骨发育过度:上颌骨本身长得太大了,导致整个上半排牙齿和牙床都向前突出,这是导致嘴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 下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下巴)长得比较小或后缩,导致上牙相对于下牙显得更突出,形成“地包天”的反面效果,视觉上也是嘴突。
- 上下颌骨都发育过度:这种情况被称为“双颌前突”,即上下牙齿和牙床都向前突出,嘴唇包不住牙齿,笑的时候牙龈暴露明显。
-
牙齿大小和数量异常:
- 牙量骨量不调:简单说就是“地方小,牙齿多”,牙床(骨量)的空间不足以容纳所有正常大小的牙齿,导致牙齿不得不拥挤、前突地排列在牙床上。
- 牙齿过大:某些牙齿(如侧切牙)天生就比正常尺寸大,占据了过多空间,也会导致其他牙齿前突。
后天环境因素 (重要的外因)
这些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干预和纠正的因素。
不良口腔习惯 (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巨大)
这是后天因素中最常见的一类,长期的不良习惯会给牙齿和颌骨施加异常的力量,导致形态改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吮指习惯:长期吸吮拇指、手指,会持续推上前牙向唇侧,造成上牙前突。
- 吐舌习惯:舌头总是放在上下牙之间,形成“开颌”(上下牙咬不上)或“前牙开颌”,同时会把前牙推出去。
- 咬唇习惯:
- 咬上唇:会把上前牙向内推,导致下牙前突(地包天)。
- 咬下唇:会把下唇的压力施加在上前牙上,导致上前牙更明显地向前突出。
- 口呼吸:由于鼻炎、鼻窦炎等导致鼻腔不通气,孩子不得不长期用嘴呼吸,口呼吸时,嘴唇常常是微张的,舌头会下沉到口腔底部,失去了对上牙弓的支撑和内收作用,长期下来可能导致上牙弓变窄、腭盖高拱,以及上牙前突。
呼吸系统疾病
如上所述,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导致气道不畅,迫使孩子用口呼吸,进而引发牙齿和颌骨的发育问题,这在儿童中非常普遍,需要及时治疗原发病。
替牙期障碍
在儿童换牙期间,如果出现以下问题,也可能导致嘴突:
- 乳牙早失:乳牙过早脱落,旁边的牙齿会向缺隙处倾斜,导致该位置恒牙萌出空间不足,从而造成拥挤和前突。
- 乳牙滞留:乳牙该掉不掉,占住了恒牙萌出的位置,迫使恒牙从异常位置长出,也可能造成前突。
饮食习惯
随着食物越来越精细,儿童颌骨得不到足够的咀嚼刺激,导致颌骨发育不足,牙齿拥挤前突,建议适当吃一些需要用力咀嚼的食物,如苹果、玉米、坚果等。
疾病或外伤
- 内分泌疾病:如侏儒症或巨人症,可能会影响颌骨的发育。
- 唇腭裂:这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常常伴有上颌骨发育不足和牙齿排列问题。
- 牙齿外伤:门牙受到撞击后,可能会影响其下方正在发育的恒牙胚,导致其位置异常。
总结与建议
| 原因类别 | 具体因素 | 影响人群 |
|---|---|---|
| 先天遗传 | 上颌/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不足、牙齿大小异常 | 有家族史者 |
| 后天习惯 | 吮指、吐舌、咬唇、口呼吸 | 儿童及青少年 |
| 健康问题 | 鼻炎、腺样体肥大、乳牙问题 | 儿童及青少年 |
| 其他因素 | 饮食过精细、疾病、外伤 | 所有人群 |
如何应对和改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尽早干预(儿童期):
- 破除不良习惯:家长要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纠正吮指、咬唇等习惯。
- 治疗鼻部疾病:如果孩子有张口呼吸,应及时去耳鼻喉科检查,治疗鼻炎或切除肥大的腺样体。
- 早期矫治:对于有遗传倾向或已出现问题的儿童,可以在替牙期(通常7-10岁)进行早期矫治,利用孩子的生长发育潜力,引导颌骨向正常方向发育,为恒牙排列创造空间。
-
常规矫治(青少年及成人期):
- 正畸治疗(戴牙套):这是最常规的解决方法,通过佩戴传统的金属/陶瓷托槽牙套或隐形牙套,将牙齿排列整齐,内收前突的牙齿,改善嘴突的外观,对于骨性前突特别严重的情况,单纯的正畸效果有限。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于严重的骨性前突,即“牙齿和骨头都突”的情况,需要通过正畸和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先通过正畸将牙齿排列到手术理想的位置,然后通过手术移动颌骨到正确的位置,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改善严重骨性嘴突最有效的方法。
-
掩饰性治疗:对于一些不想做手术的成年人,可以通过拔牙正畸,将前牙大幅度向内收,虽然骨骼问题没有解决,但可以在视觉上显著改善嘴突的程度。
建议: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有嘴突的困扰,最佳选择是咨询专业的正畸医生,医生会通过拍X光片(头影测量)、取模型等方式,全面分析您是牙性前突还是骨性前突,以及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然后给出最适合您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