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化妆水的最新标准”时,已经不再仅仅指代某个单一的产品标准,而是指一个以安全为核心、以功效为导向、以注册/备案为基础的全新监管框架。
以下是最新标准体系的核心要点,它适用于包括化妆水在内的所有化妆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核心法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这是所有法规的“母法”,确立了新的游戏规则,其核心变化包括:
-
注册与备案双轨制:
- 普通化妆品: 实行备案制,企业或境内责任人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化妆品备案管理系统”提交产品资料即可,监管部门进行形式审查,这是绝大多数化妆水所属的类别。
- 特殊化妆品: 实行注册制,宣称具有美白、防晒、防脱发、染发等功效的化妆水,需要经过NMPA的严格审批,获得“注册证”后方可生产销售。
-
功效宣称必须有依据:
- 这是本次改革的重中之重,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并且不能超出产品备案或注册时提交的资料范围。
- 禁止使用“医疗术语”,如“抗炎”、“治疗”、“杀菌”等。
- 化妆水常见的宣称,如“保湿”、“舒缓”、“控油”、“提亮肤色”等,都需要有相应的测试数据(如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来支持。
-
安全评估是硬性要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有化妆品在上市前,都必须由 qualified person (QP,即具备资质的化妆品安全评估人员) 进行安全评估,并形成《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
- 评估会基于产品的配方、原料、使用方式、暴露量等,判断其是否安全,这直接决定了化妆水中的原料是否可以使用、使用浓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
原料与成品双重监管:
- 原料: 建立了《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所有原料必须在此目录内才能使用,新原料则需注册或备案。
- 成品: 化妆水作为成品,其标签、功效、安全都必须符合法规要求。
配套法规与技术指导文件
《条例》的落地依赖于一系列配套文件,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标准体系。
《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
对化妆水瓶身上的信息(标签)做出了严格规定,这是消费者最直观能看到的“标准”。
- 全成分标注: 必须按照成分加入量的降序列出所有成分,这对于了解化妆水的成分构成至关重要。
- 禁止标注: 禁止标注“经XXX医学机构验证”、“抗菌率99%”等绝对化用语或暗示医疗效果的词语。
- 警示语: 必须标注“化妆品可能会引起皮肤不良反应,如有不适请立即停用”等警示语。
- 生产信息: 必须标注化妆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净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
这是实现“功效有依据”的核心文件,它规定了不同类型的功效宣称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保湿类(化妆水最常见): 需要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来证明,测试使用前后皮肤经皮水分流失率、皮肤含水量等指标的变化。
- 舒缓类: 同样需要人体功效评价试验,观察对皮肤刺激(如刺痛、泛红)的缓解效果。
- 控油类: 需要人体功效评价试验,通过测量皮肤油脂分泌量来证明。
- 其他宣称: 对于“提亮肤色”、“改善粗糙”等宣称,也需要提供相应的文献资料、研究数据或消费者测试报告等作为支撑。
一瓶宣称“保湿”的化妆水,现在必须拿出实验室或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人体测试报告来证明其确实有效,否则就属于违法宣称。
《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
这是指导企业如何撰写《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的技术指南。
- 它规定了安全评估的流程、方法、毒理学终点(如皮肤刺激性、眼刺激性、致敏性等)。
- 为化妆水中常见成分(如酒精、保湿剂、防腐剂等)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参考值。
《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5年版)》
这是化妆水“配方表”的依据,所有添加到化妆水中的原料,都必须在这个目录里,如果企业想使用目录外的新原料,则需要向NMPA进行新原料注册或备案,流程非常严格。
化妆水具体需遵循的标准总结
综合以上法规,一瓶合规的现代化妆水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
配方合规:
- 所有原料均来自《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
- 原料使用剂量符合安全评估要求,例如酒精浓度需在安全范围内,某些防腐剂有最高限量等。
-
安全合规:
- 已由专业人员进行安全评估,并形成《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
- 产品配方不得使用国家药监局禁用的原料(如激素、抗生素、重金属等)。
-
功效合规:
- 所有功效宣称(如“保湿”、“舒缓”)都有相应的科学依据,并按要求完成了功效评价试验(如人体测试)。
- 宣称用语规范,不使用医疗术语或绝对化用语。
-
标签合规:
- 标签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包括:
- 符合规范的化妆品名称。
- 全成分表(按降序排列)。
- 生产企业信息。
- 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
- 必要的警示语。
- 执行的标准号(通常是备案时生成的备案编号)。
- 标签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包括:
过去,化妆水的“标准”可能更多关注于感官体验和基础理化指标,而最新的标准体系,已经全面转向以“安全”为基石,以“功效”为核心。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
- 更安全: 配方更透明,禁用原料更明确,安全评估更严格。
- 更真实: 功效宣称不再是“广告话术”,而是需要数据支撑的承诺。
- 更透明: 全成分标注让你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使用的是什么。
对于企业而言,这意味着:
- 合规成本大幅提高: 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安全评估和功效评价试验。
- 研发要求更高: 必须基于科学和证据来开发产品。
- 监管更严格: 违法成本极高,将面临巨额罚款、产品下架甚至吊销许可的处罚。
中国化妆品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监管”时代,化妆水的最新标准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其核心是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功效的真实性。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