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前必须告知医生的重要信息(最关键!)
在拔牙前,医生通常会询问您的健康状况,请务必如实、详细地告知医生以下情况,这关乎您的生命安全:
-
全身性疾病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心脏病: 如有心脏病(尤其是近期有心梗、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病史),必须告知医生,医生需要评估您的身体状况,决定是否需要心内科医生会诊,并在心电监护下拔牙。
- 高血压: 如果您有高血压,请务必在拔牙前测量血压,通常要求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才能拔牙,过高血压会增加拔牙后出血的风险。
-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伤口愈合会变慢,且容易发生感染,拔牙前应尽量将血糖控制在相对平稳的水平(如空腹血糖<8.0mmol/L)。
- 血液病: 如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拔牙前需要与血液科医生充分沟通,做好充分准备。
- 肝肾疾病: 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会影响药物代谢,医生需要据此调整用药。
- 甲状腺功能异常: 如甲亢患者,病情未控制时拔牙可能诱发危象,需谨慎。
-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波立维)等,医生需要根据您的病情和药物种类,决定是否需要停药以及停药多久,切勿自行停药!
- 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 如强的松等,长期使用会影响伤口愈合和免疫,需告知医生。
-
过敏史:
- 药物过敏: 特别是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局麻药(如利多卡因)等,一定要明确告知医生,以防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 其他过敏: 如对碘、胶布、金属等过敏,也应告知。
-
女性特殊情况:
- 月经期: 最好避开月经期,因为月经期间身体凝血功能会变差,拔牙后更容易出血和延长出血时间。
- 孕期: 怀孕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是孕期的高风险期,一般不建议拔牙,怀孕中期(4-6个月)如必须拔牙,相对安全,但仍需谨慎。
- 哺乳期: 拔牙后如果服用抗生素,通常建议暂停哺乳24-48小时,具体请遵医嘱。
-
其他情况:
- 是否空腹: 拔牙前应正常进食,避免空腹,空腹状态下紧张,再加上拔牙的刺激,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头晕、甚至晕厥。
- 近期身体状况: 是否有感冒、发烧、疲劳、精神紧张等情况,身体状况不佳时,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拔牙后更容易感染。
拔牙前的准备工作
-
心理准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保持放松,不要过度紧张,可以深呼吸,听一些舒缓的音乐。
- 相信医生的技术,积极配合,越紧张,肌肉会绷得越紧,拔牙过程可能会更困难。
-
身体准备:
- 保证充足睡眠: 拔牙前一天晚上好好休息,避免熬夜。
- 正常进食: 拔牙前2小时可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但不要吃得太饱,可以少量饮水,但不要喝太多或喝太烫的水。
- 穿着舒适: 穿宽松、舒适的衣服,尤其是上衣最好是套头的,避免穿高领或紧身的衣服,以免术后肿胀时穿脱不便。
- 洗个澡: 拔牙后24小时内不能刷牙、漱口,所以拔牙前最好先洗个澡,保持身体清洁。
-
物品准备:
- 带齐证件: 身份证、医保卡等。
- 带陪同人员: 如果拔的是复杂的智齿或者您比较紧张,最好有家人或朋友陪同,拔麻药后,部分人可能会有头晕等不适,有人陪同更安全。
- 准备冰袋: 可以在拔牙后立即冷敷用,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以提前准备好,用毛巾包好放入冰箱冷藏。
- 准备好止血棉: 医生会给您准备,可以提前问清楚如何使用。
拔牙前绝对不能做的事
- 不要隐瞒病史和过敏史! 这是重中之重,为了您的安全,请一定坦诚。
- 不要空腹或过饱。
- 不要在月经期拔牙。
- 不要自行停用医生要求继续服用的药物(如降压药、心脏病药物等)。
- 不要饮酒或喝含酒精的饮料。 酒精会扩张血管,增加术后出血风险,还可能与药物发生反应。
- 不要吸烟。 吸烟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拔牙后也建议至少24小时内不要吸烟。
拔牙前核心要点:
- 沟通是关键: 坦诚地与医生沟通你的所有健康状况。
- 身体是基础: 保证休息,正常饮食,放松心情。
- 安全第一位: 遵守医嘱,不隐瞒,不自行操作。
做好这些准备,可以让您的拔牙过程更加顺利,术后恢复也更快,祝您拔牙顺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